为人父母 何时成了闯入者

2015/5/28 来源:大众影评网

为王小帅的情怀买单,网络的声援终于影响了各大影院的排片,为艺术电影在三线城市保留了小小的一块地。想到去年娄烨的《推拿》更甚惋惜,在大众视野里无风也无浪。从《闯入者》看出商业形式下的排片“阴谋”,中国网民似乎有一种集体觉醒的控诉,电影要是沦为挣钱的工具,岂不是商业文明倒退。

王小帅的情怀无疑火了“闯入者”三字。究竟是谁闯入了谁的生活要了谁的命。王小帅似乎给出了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答案。其中不乏有以下几种解读,《闯入者》前三分之二,表现的是丧偶独居的老人老邓琐碎的家庭生活,老邓对于两个儿子来说是一种“闯入者”身份;后三分之一是从神秘电话到入室盗窃案到真相的揭示,以此牵涉出四十年前文革时期的“三线”事件,对于远离三线生活已久的老邓来说是“被闯入者”身份;另外一种解读来自观众,导演似乎把观众放在了闯入者的位置,破解平静生活之下尘封的秘密,看待各种各扫门前雪的生活背后我们无法遏制的闯入冲动。王小帅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挖掘出了一部关于时间、历史、个体命运的作者电影

103756.67154558_1000X1000.jpg

老邓独居房内灰暗的色调,与死者的餐桌对话,急速摇晃的跟镜头,入室盗窃案中倒地的死者,分不清幻境与真实的人物沟通。这些悬疑恐怖电影拍摄的惯用技巧使影片更弥漫着一种窥探与被窥探的欲求。这种表象窥探的背后才是一种更深的恐惧。影片前部分王小帅很明显的在通过真实的方式反映诸如“空巢老人”等很多社会现实,又不打算完全局限在生活琐碎之中,前面的铺垫是为了引出老邓四十年前“加害者”的身份。

然而王小帅的表意多样化,却让本片的情怀抒发产生了不可调合的矛盾,文革“加害者”的身份淡化了对于空巢老人的关注和同情。被检举人孙子从北京赶来进行的报复是因果宿命,老人在成家立业的孩子们面前成了“闯入者”身份是现实问题。关于看恐怖电影各人有各人的意见,听过一种说法觉得很赞,每个人恐惧的点都不一样。与其说检举人的复仇让人感到可怕,作为一个普通人,更让我感到可怕和心疼的是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

093554.58752212_1000X1000.jpg

王小帅镜头下的老人生活,拖沓琐碎,然而细节展现之处却深抠人心,独居的老邓出门前会关掉家里所有的电源,回家又不嫌麻烦的一个个全连接上,高处还要搬凳子才能够到,在极端冷静和略微颤抖的镜头下这些爬凳子连接电线插头的生活小事甚至都像预示着独居老人生活的某种潜在的危险,影片中很多次出现这样的镜头,它们不承担叙事的作用,却必不可少,甚至是通往有心观众内心的通道。和现在生活中的所有老人一样,他们从苦痛的日子熬生活过来,近乎苛刻的节省成了他们骨子里的习惯,在家里灯光也是十分阴暗,所以当习惯了明亮灯光小儿子不得不回来陪母亲时,他会十分不习惯,他的不习惯和对于母亲的神神叨叨表现的事一种不耐烦的争吵,未曾作出理解的态度。老人家的照明过暗是可能也不完全是省钱,或者是她们眼睛的视力受不了强光的刺激了。

影片的细节绝对是导演情怀所在。这又回到了何为闯入者的问题,将老年父母定义为生活的闯入者或许是导演的讽刺所在。父母成了所谓大方向有重要分量的人物,大量的摇晃的跟镜头不止是一种恐怖氛围的营造,更是老人心态和生活上反映的对比。《闯入者》前两段实有短节之嫌,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思考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剩下的就是参考生活的行动了。



|联系方式 |公司介绍 |合作伙伴 |合作招商 |工作机会 |支付方式 |保护隐私权 |

CopyRight © 2020-cuf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影网版权所有,联影网保留网站最终解释权
蜀ICP备130067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