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龙卸甲——我愿做你的棋子
2014/2/26 来源:电影网
影片开始,背景音乐悠扬婉转,牧童的笛声也许就是这样,渐渐的转入雄浑激荡,最后沉淀了,伴随着云中的光,拨云见日。这好像是一个人的一生,欢快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少年,激昂的青年和壮年,顿悟之后的暮年。这音乐也是赵云的映射,音乐最后云中的一道光,接着是群山中的一坐祠堂,引出赵云的最后一战。衔接的真是精彩。 如果把蜀魏比做一盘棋,罗平安就是局外之人。他想要助主公刘备一统天下,却没有什么本事。想关照身边的各个弟兄,当大哥却又虚荣不切实际。也许每个像赵云一样的人身边,都会有一个离你最近却最忌妒你的人,就像罗平安。 罗平安大腹便便,一看就很能吃。男儿生逢乱世,胃口要大,梦想也要大。由胃口大想到梦想大,却没有他狼吞虎咽吃东西的镜头。到是赵云和诸葛亮,第一眼看到便是大口嚼着干粮。赵云说“为何而战”,难道是为了吃饭?兵荒马乱的年代,混口饭吃是最起码的基础吧!然后才会有心思想梦想。而罗平安认为梦想也会像吃饭一样,但是只有他个镜头,他抢过赵云手中的干粮咬了一口,实在很可悲了,他是最不会吃饭的人。 赵云的出场很简单,就像和所有参军的年轻人一样,没有什么特别。影片镜头动感十足,冲击力很强。好多镜头离人和马的距离都很近,仿佛近在咫尺。刀剑无眼,即便是强如赵云,若没有曹操抓活的的命令,赵云估计也会死于乱箭之下。“千军万马去上将首级”可是后人你我相传的虚言?曹操的一直是高高在上的霸主,以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自居,而且曹操儿子各个聪明,最喜爱的小儿子曹冲更是聪明绝顶,却早早夭折,估计是死于政治的争权夺利。而最后他一心想要建立的王国,最后落入司马懿之手。影片以曹操培养孙女,无非是想说曹操后继无人。晋统一天下,他那“名言”也让我觉得很可笑,也很讽刺。 赵云受到重用,声名显赫,罗平安则躲在了角落。每次“赵云领命”,他也会说“罗平安领命”,他依然是不甘心,看着身边的兄弟都建功立业,衣锦还乡,自己却是原地踏步。他是最想闯出个名堂的人,却百无一能不能进步,他悲哀,无奈,终日里都拿着个酒壶,更有神来一笔“他的腿瘸了”。我觉得是他自己弄瘸的,这样他就有理由反驳别人的嘲笑。 与刘关张的相遇更像是个传奇,暴躁剽悍的张飞,霸气威风凛凛的关羽,果断兄长一般的刘备。“我们还会再见吗?”一场打斗已经建立起了友谊的基础,可谓英雄惜英雄,好汉惜好汉。加封官爵,刘备更是对赵云点头称赞。名声地位显赫,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人生能如此夫复何求?这些巨大反差把罗平安击垮了,也就有了后来的泄漏军情。 赵云还乡应该是丰富剧情,由罗平安衍生出来的。 蜀国末年,正值寒冬大雪,天地 一派肃杀,刘禅贪玩沉醉女色,大将都已为国捐躯,诸葛宣读北伐事宜,不禁让人忧心。而张苞羽关兴的即时比武却让气氛为之一振,让人热血沸腾。生机刚要显露,年迈的赵云出现,气氛再次回到了刚开始。诸葛“我们都一般年纪了,不是都靠着回忆活着的”,赵云诸葛一生何其传奇,抱着这些回忆传奇死去,不是更美好吗。诸葛为什么反问呢,那是在看赵云的决心和觉悟。而赵云“我会在那里失去那些美好的回忆,那我就在那里找回来”,可见赵玉并不是刻意要去获得显赫的名声地位。 出征前赵云来到五虎祠堂,而平日目光呆滞的罗平安这天却异常的精神,他发现了一件事“最后我们都要死”,起码这一点赵云和我一样 。他依然是以大哥自居的,所以会说“让我陪你把这段路走完”,当然也是因为他投敌了。 凤鸣山,居然又回到了这里。一者是曹婴攻心计,把赵云逼到这里让赵云思慕往昔,触景伤怀搓其锐气。再者是为了剧情需要。 死战之后,没有了希望。赵云再次问“为何而战”,石像不能说话,也许是将士们给了赵云答案,“战死沙场”“大蜀国万岁”。我们都在这盘其中,我们有自己的立场,只能奋勇向前,难道要做局外之人吗 ?最后赵云卸甲表明,他认为这厂仗已经打完了,因为已经顿悟答案,完成了任务,最后请允许我代表我自己一次,我只是个无名小卒,空手而来空手而去,大哥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曹操处心积虑,最后国家成了别人的,想起他纵横战场棋子无数,真是可笑可悲。赵云相遇诸葛和刘关张,位置肝脑涂地。无形中我们都成了别人的棋子,有的不知道,有的不愿,也有的甘心情愿。 但其实我们都是命运的棋子,局外的罗平安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