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区》:兽性的救赎
文/番茄女王 宁浩算是中国电影界中让人值得期待的导演之一。其代表作《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黄金大劫案》可以说是典型的黑色喜剧商业片,导演在取悦观众的过程中,也享尽玩电影的乐趣。《无人区》则有些不同,它是导演对自我追求的深度挖掘,不像昆汀那么直白地展现人性的残暴,也不像贾樟柯那么晦涩地表达人性的阴暗。宁浩选择了比较接地气的方式在电影的艺术中反省人性的脆弱。 从一张引起视觉轰动的海报开始到档期的各种搁置,《无人区》历时四年才得以公映。但在这漫长而焦虑的等待过程中,业内业外人士无时不刻都在关注它的动态,以致于《无人区》的话题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可见宁浩效应威力无穷。以前大家总小心翼翼地说那是宁浩标签,现在我们可以说这是宁浩制造:有中国特色的,地域风情的,导演个性的,演员独特的,大众喜爱的,票房火爆的电影。 《无人区》以猴子的寓言开头,导演围绕兽性的救赎设计了重重关卡,赤裸的传达了他自己对人性以及兽性的真实理解。主人公徐峥饰演的潘肖在面临人生的险境中经历无数次的绝处逢生,他不断地在名利及生死的选择中,与自我道德底线做对抗。作为律师的他,通常是来拯救别人命运的,而在影片最后,他蓦然醒悟生存的意义,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泛黄的荧屏,与一望无际的黄色沙漠相呼应,炎热冷漠的戈壁,婉转的新疆小调,预示着人类的贪婪是无底线的。整个画面容易让人回想起《西风烈》,不一样的是《无人区》中对个体心理变化的关注更多,人物的内心变化与抉择环环相扣,更像是一种自我反省。 影片四处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兽性,由多布杰饰演的贩鹰者样貌中闪着吴秀波帅气的影子,但浑身上下一股杀气,用匕首吃肉,黄渤手持一把土枪伤及无辜,夜巴黎加油老板挥砍刀劈肉,徐峥想用汽油来结束黄渤,却被傻儿子伦一把锤子把黄渤给灭了,还有在二道梁子的活埋事件。每个人虽看似凶残却都还有最后一道防线,许多时候他们都是被逼的。 就好像余男饰演的舞女被拐卖到无人区,过着非人的“表演”生活,不会跳舞的她甚至一直幻想着自己是山西舞蹈学校毕业的学生。只有在她的身上,还保留着最纯真的人性痕迹。人之初,性本善。正是因为这样的信念,余男才能与半路相逢的徐峥惺惺相惜,将误入歧途的徐峥从兽性的边缘拉了回来。余男救回徐峥,而徐峥选择用另外一种方式来体现他的价值。在这个社会中,大多数的人心善,所以我们的生活才会这么的美好,有人钱包丢了还能找回来,有人在大雨中飞奔也有一双温暖的手递上雨伞。鸟儿为了争一口吃的,丢了性命,而人不一定会。 |